同心协力,高质量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放射治疗科召开2022年度学科建设大会
6月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组织开展了学科建设及规范化诊疗汇报会,中山一院匡铭副院长应邀出席会议,放射治疗科陈勇主任、包勇副主任、彭振维副主任,肿瘤中心龙健婷副主任以及全体医生参会。
匡铭副院长表示,放射治疗科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科室全体人员和各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和临床科研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在向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笃行不怠。目前,放射治疗科仍处于发展阶段,2017年至2021年间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3项,发表高水平文章13篇。在未来工作中,放射治疗科应紧密联系临床需求,多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继续做好专科化发展路线,充分利用资源,助推医生个人发展和学科建设。此外,科室在完善科室建设、提高综合实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的发展仍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希望放射治疗科全体同事继续踔厉奋发,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方向,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匡铭副院长在会上讲话
陈勇主任表示,学科建设是科室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让科室人员了解放射治疗科学术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清楚与国内外高水平放疗中心的差距,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放射治疗科学科建设。他指出,诊疗规范化和学科建设息息相关,诊疗规范可以更好地发现科学问题,更好地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
陈勇主任作开场致辞
会上,全体医生、博士后逐一汇报目前工作情况、科研业绩以及未来研究规划。各专业亚组医生介绍了主要病种(鼻咽癌、脑瘤、食管癌、肺癌、肝癌、宫颈癌、直肠癌)的诊疗规范并进行全科讨论和改进。
汇报完毕,龙健婷副主任进行点评,她表示:放射治疗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室,科研业绩遍地开花,临床工作扎实,形成了一个友爱进取、“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比如何莎莎医生,刻苦钻研进取,完成广州首例“无痛后装治疗”,并获得国自然青年基金。彭芳副主任医师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方向一致,相辅相成,屡次在国际主流会议发声、壁报展示等,立志于做有价值的临床研究。彭振维副主任成为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在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屡屡取得佳绩,其成功的背后源于长期的工作积累。

龙健婷主任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
(来源:放射治疗科)